被赐免死金牌,结果命还是没保住,一手好牌硬是让自己打烂

955爱博站专业娱乐平台
新闻动态
栏目分类
被赐免死金牌,结果命还是没保住,一手好牌硬是让自己打烂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3:26    点击次数:120

细读明朝的历史,发现很多人物特别有意思。如果将他们和历史上的人物相对比,总能找出相似点。按理有史书记载,后人完全能以史为鉴,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,趋利避害,避免重蹈覆辙。然而可惜的是,明朝很多开国功臣,很难吸取前人教训,迷恋权位最终的结果就是成为皇权的牺牲品,李善长就是其中一个。

朱元璋和他的开国功臣

李善长画像

由于朱元璋和李善长都是淮西人,所以朱对李还是很信任的。明朝初定后,对有功人员论功行赏,朱元璋封李善长为韩国公,每年俸禄四千石,而且还赐予丹书铁券,就是我们常说的免死金牌,可以免2次死罪,儿子可以免1次死罪。然而20年后,李善长还是被杀了,这个免死金牌压根就没有起作用。

展开剩余68%

李善长画像

《明史·李善长传》中记载:"善长外宽和,内多忮刻"。意思是李善长外表宽厚平和,内心却刚愎自用,待人刻薄。在元末明初群雄争霸中,朱元璋能够胜出,可以说他身后有一群出生入死的老铁,这些人逐渐形成一个势力集团,那就是淮西帮,领袖人物自然是朱元璋,而李善长也算是里面最牛叉的人物了。而另一个比较大的势力集团就是以刘基为首的浙东帮。在和浙东帮内斗时,刘基败了,最后不但辞官回家,后来还惹恼朱元璋。

李善长剧照

而李善长在打倒浙东帮的同时,在朝中不断培植自己的势力,这一点也是犯了大忌。试想,朱元璋是从底层爬上来的,自然对于一些有势力的团团伙伙很是敏感,加上他生性多疑,喜欢猜忌,所以臣子稍有不慎就会大祸临头。

李善长也有些太狂妄了,自认为劳苦功高,而儿子还取了朱元璋的女儿,所以对自己的一些言行未加收敛,导致最后全家被诛杀的悲剧。

假如他能够回顾一下史书记载的前人,在帮助君主打下江山后,都选择了什么样的路,那么他的结局不会这么惨。然而,他没有回顾,也没有为自己打算,只看到了手中的权力,结果就成了朱元璋眼里的一根刺,不拔不痛快。

向汤和借兵本来是干私活,但容易让人联想到谋逆,这已经让朱元璋很不高兴了,接着他又为亲戚丁斌说情,没想到弄巧成拙。朱元璋不但没有给他面子,反而查出来他和胡惟庸案有关联。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,胡惟庸找他商量谋反,他说了句"我都老了,等我死了,你们爱干啥干啥"。知情不报就是欺君大罪,参与谋反,且还持观望状态,这让朱元璋怒不可遏。所以,这怨不得别人,只能怪他自己把一手好牌打烂,自己挖的坑,含着泪也得往下跳。

免死金牌又能怎么样,那是帝王弄出来一个给天下臣民看的一个玩意。"君叫臣死,臣不得不死",在封建社会王朝,君主的权力至高无上,不可能容下半点威胁,别说老乡、功臣,就是父子手足照样该杀就杀,该死就死。

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
发布于:天津市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